讲座内容:新科技革命、新业态变革、新经济发展,对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。在外语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兼具、学生与教师既是知识共同体也是德育共同体的这一逻辑框架下,学校秉承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,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地域实际,制定特色化的“外语+”课程总目标,打造人才培养特色高地,实现错位发展;学生搭建多元化的“外语+”自我课程,实现“外语+”赋能,在扎实语言功底的基础上,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、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以及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的胜任力,实现人生维度的延链与补链,在基于卓越追求的“外语+”课程链里成就自我。
专家简介:陈红,江西南昌人,博士,教授。江苏大学副校长,曾任外国语学院院长。1989年6月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科技英语专业;1995年6月赴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班进修一年;2010年1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,从事课程变革研究。曾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、美国马里兰大学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、德国萨尔布鲁肯大学访学和学习。长期从事外语教育教学及翻译研究。在《中国翻译》、《外语界》、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、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,曾获江苏省第九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、江苏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、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、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。